從去年3月開始,一場以維護“西湖龍井”地理標誌證明商標專用權的打假風暴席卷全國,僅廣東就有上百茶商被杭州西湖區龍井茶產業協會以商標侵權名義索賠。但對於這場西湖龍井打假的方式和程序,廣州的商家普遍存疑。
  8日,多家茶商代表聚集在廣州市海珠區公證處,要求公證部門給出合理說法。
  對此,杭州西湖區龍井茶產業協會負責人回應南方日報記者提問時稱,廣州市場上使用西湖龍井原產地防偽標誌的極少,部分人存在侵權行為。而協會這次的做法僅是依法維權,並非執法。
  負責此次打假維權活動的羊城律師事務所負責人表示,他們不存在釣魚維權的情形。“對於每家涉嫌侵權的茶商,律所都會反覆幾次調查,只有在確定商家賣西湖龍井且有包裝的情況下才會進行公證。”
  打假手法如出一轍?
  客人進店詢問有無西湖龍井,得知沒有後換買其他茶葉並要求開具“西湖龍井”發票,同時指定使用相關包裝盒。廣東多名茶商表示,他們被打假的遭遇“高度一致”
  近日,數名茶商反映,自己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杭州西湖區龍井茶產業協會以商標侵權名義告上法庭,並且發現該協會的打假手法如出一轍。
  其中,宜興茶莊店主蔡小姐向記者講述自己的經歷:去年6月,兩位客人進店詢問店員有無西湖龍井茶,店員告知客人沒有並詢問是否需要其他茶葉。其後,客人表示要買鐵觀音,但主動要求開具“西湖龍井”發票,並指定要用西湖龍井包裝盒包裝茶葉。幾個月後,蔡小姐的茶莊收到律師函,律師函上表明茶莊出售的茶葉涉嫌假冒西湖龍井,侵犯了杭州西湖區龍井茶產業協會的商標權。蔡小姐起初以為是詐騙信息,不以為意。半年後蔡小姐收到法院的傳票,告知她因侵犯西湖龍井的商標權而被告上法庭。此時,店內的監控錄像記錄時效已過,難以提取到半年前購買現場的錄像。
  類似的遭遇也發生在其他茶商身上。僅廣州芳村茶葉市場就有60多家商戶受到牽連,部分已經進入司法程序。這些被打假的“主角”大多是茶莊、茶館和零售商鋪批發商,普遍為小商戶,但被索賠的數額從幾萬元到十幾萬元不等。因此,部分茶商因難以承受大額賠償而選擇與杭州西湖區龍井茶產業協會代理人羊城律師事務所庭外和解,賠償金額在2萬元到10萬元不等。
  芳村茶市一店鋪店主黃先生告訴記者,他曾想與原告方“私了”,但對方提出的種種要求讓他困惑不已,最終還是走上了司法程序,“當時對方不同意銀行轉賬,也不同意開具發票。”黃先生說。據另一名曾與律師私了的茶商回憶,他與羊城律師事務所律師私下和解時,律師只開了一張收據,且收據的金額與賠償金額不同。
  廣州一盞紅茶行店主張先生在向記者講述自己的經歷時顯得更加無奈。他說,每年他都會帶上店員到杭州尋找當地茶農購買正宗龍井茶,但在這次事件中,由於沒有得到授權,仍然成為“打假對象”之一。
  打假過程充滿疑點?
  不少茶商反映,他們都是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牽涉進來,對於此次打假過程,不少人提出疑問:這算不算是“釣魚”打假行為?賠償判決標準究竟如何制定?
  廣東省茶文化促進會常務副會長黃波告訴記者,龍井因其產地不同而分為越州龍井、錢塘龍井和西湖龍井。西湖龍井指的是西湖產區168平方公里以內的茶葉,西湖龍井商標於2011年由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定為杭州市西湖區龍井茶產業協會所有。
  “對於打假,省茶葉協會是支持的,但龍井的打假過程充滿疑點。”黃波介紹,實際上,龍井茶在廣東市場占有率很低。西湖龍井廣東茶商進貨量很少,顧客一般也只會購買幾兩茶葉。此說法得到黃埔區茶商李小姐的印證,她介紹,一般她會把少量的龍井茶存在冰箱留給朋友,很少用作銷售。但去年5月,一位客人來到店里點名要買西湖龍井。店員拿出冰箱底部的散裝龍井茶,對客人說明這並不是西湖龍井,並邀請客人試飲。客人卻不試飲,購買一斤龍井茶葉後,要求開具寫上“西湖龍井”的發票,並用西湖龍井的鐵罐包裝。數個月後,李小姐同樣收到了律師函和法院的傳票。
  省茶葉行業協會理事、聚緣堂清茶會館主人王進鋒說他這次也“中招”了。他告訴記者,在杭州西湖區龍井茶產業協會進行打假之前,他們並未看到對“西湖龍井”地理標誌商標的宣傳,廣東大部分商家都是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牽涉進來。且大多數廣東商家的店鋪主營普洱、黑茶或紅茶,很少賣綠茶,大部分店鋪無西湖龍井的包裝和專櫃,卻在此次事件中應客人要求專門跑去買指定的包裝袋,他們紛紛對此感到不公並提出疑問:“這算不算是‘釣魚’打假行為?這種‘釣魚式維權’意義何在?”
  8日,廣州幾名受牽連的茶商向記者反映此次打假過程中的疑點。首先,各位商家發現,為客戶所開的發票抬頭皆為杭州市西湖區龍井茶產業協會所派的委托人“朱某某”,且公證書上表明,與朱某某一起來到茶莊的公證人員同為甘某、林某二人。而大部分茶商都反映,從未見過這三名男子同時出現在自己的商鋪中,他們對於公證處人員在朱某某購買茶葉時是否在場表示懷疑。其次,杭州西湖區龍井茶產業協會因打假所得的巨額賠款將流向何處?再次,據幾名已接到法院判決的商家反映,廣州各法院對此打假案的判決賠償標準不一:海珠區的大多被判賠償4萬元,荔灣區的茶商大多賠償額度在2.8萬元,而越秀區茶商的賠償額卻達5萬元——這個標準是怎麼定的?
  由於所有的索賠案件都是由廣州市海珠區公證處公證,8日,茶商代表聚集在廣州市海珠區公證處要求給出合理說法。公證處涉及此事的甘某、林某兩位公證人員表示,他們每個公證收取了800元的公證費,如果商家不服可以提交公證覆議書。廣州市司法局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打假時公證員必須在場,但法律並沒有要求出具公證書時必須提供公證員在場的證據,海珠區公證處在此次打假過程中到底有沒有問題,他們將會進行調查。
  ■專家說法
  華南理工大學法學院與知識產權學院副院長徐鬆林認為,國家商標法是支持原產地標誌保護的,但從西湖龍井打假風波的過程來看,有權力濫用之嫌,即以合法的形式掩蓋其不正當的目的。他認為,公證處不能僅以公證書來證明公證員曾經到場,必須要有現場的照片、發票、銷售的小票和貨架的照片。公證行為應光明正大,不鼓勵偷拍,所以最好有視頻資料為證。另外,法院的判罰也應該以商標侵權非法所得額為標準,這就需要維權執行者來進行舉證,而不是制定一個統一賠償標準。
  粵茶協說
  打假方式存在行業道德缺失
  日前,廣東省茶業行業協會和廣東省茶文化促進會發表公開信,就西湖龍井維權事件通過掛號信形式致函杭州市西湖區龍井茶產業協會,指出:“西湖龍井自擁有此地理標誌證明商標之後,貴協會授權某律師事務所,在全國範圍內進行了規模浩大的打假行為,廣東地區至今已有一百多家商戶牽涉其中。此輪粵地西湖龍井打假行為雖於法律定性上或無疑問,但其行為出發點及方式在行業道德層面有所缺失。”他們認為主要存在四個問題:監管缺失、流程失當、動機不純、“真”作假打。
  兩協會在公開信中稱,出於維護行業秩序和促進茶文化發展的目的,他們支持推動行業規範化、專業化的正當打假維權行為。但此番西湖龍井“打假”行動中出現的不道德、不規範行為明顯引起了廣大茶界同仁的不滿,極有可能對“西湖龍井”這一公共品牌造成不良影響。在茶行業整體經營形式不樂觀的大環境下,小小的風吹草動都會引起整個行業的大震動,消費市場更容易風聲鶴唳、草木皆兵。在這種情形下,行業內的協會、商家都應該以更謹慎和穩妥的方式來解決問題。協會呼籲各方進行公開對話,期待西湖區龍井茶產業協會基於華南市場消費實況,以及此次打假中出現的一些問題,與各方行業協會真誠磋商,商議出有利於行業健康發展、西湖龍井茶產業持續發展的合理解決方案。
  維權者說
  打假是為維護消費者的利益
  8日,記者聯繫了杭州西湖區龍井茶產業協會會長商建農,商建農回應,迄今為止,他並沒有收到廣東省茶業行業協會和廣東省茶文化促進會的函。他認為,此次事件只是依法維權。
  商建農稱,據他所知,廣州市場上使用西湖龍井原產地防偽標誌的極少,一些人侵權已成習慣。如果商家覺得有異議,應該向法院提供證據、提出申訴,“西湖龍井原產地商標的發放是政府根據產區各廠家的產量核定發放的,使用商標本身不用交任何費用,即使非產業協會會員也可以使用。”
  問及此次打假行動索賠所得金額的使用,商建農說,賠款不可能落入某個人手中,協會與律師事務所之間有協議,協會所得部分將用於打假維權行動。他不認為這次風波會給西湖龍井帶來負面影響,反而是維護了消費者的利益,讓他們喝到真正的龍井茶。
  9日上午,負責此次打假維權活動的羊城律師事務所負責人金律師告訴記者,他們不存在釣魚維權的情形。對於每家涉嫌侵權的商戶,律所都會反覆調查,確定名單後再報杭州方面,看是不是會員單位,有沒有授權,只有在確定商家賣西湖龍井且有包裝的情況才會進行公證。
  文:南方日報記者 項仙君
  實習生 陳茜
  圖:南方日報記者 肖雄  (原標題:西湖龍井的“打假風暴”)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zm94zmbic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